官方微信号二维码

新闻中心

快速通道

  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教动态 >> 正文

关于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质量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   作者:孙兴洋,高春津,洪林   时间:2022年01月05日

高职院校建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组织形态的模式创新,也是校企双主体治理结构的重要变革。就其本质而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载体,也是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的“新型组织模式”。它是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使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对接的重要抓手,也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得以更好发挥的突出体现,其建设目标则是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一、产业学院肇始及其功能与价值

(一)产业学院的文化渊源

2006 年,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物产集团合作组建的物流产业学院,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中较早成立的产教融合式产业学院。2017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深化‘引企入教’改革,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自此,我国产业学院便陆续在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事实上,从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时代的融合发展特征愈来愈明显,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愈来愈紧密,这充分体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中“产业” 与“教育”水乳交融、互为因果的逻辑必然。在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教育界与外部的联系更加紧密,“知识生产模式Ⅲ ”下的“ 四重螺旋”成了教育内外融会贯通的突出代表,产教融合则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路径之一。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社会需求就曾是促使濒临破产的麻省理工学院起死回生的主要推手;洪堡主义有关大学科研职能的提出,更使得产教融合观念深入人心;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学大多建有内外合作的研究机构,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产教融合的最好例证。科研与教学一体化,产教融合不断深入,以“双元制”为代表的合作教育等,也已具有人所共知的典范意义。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有效缓解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更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产业学院,则是为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提升集聚效应、推进多元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提供的重要平台。

产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的有效探索,最早来源于国外的产业大学。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是产业大学的渊源,韩日模式则把产业大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其中,日本的产业大学更加接近于正规大学,产教融合培养的实践型人才同样能够获得校方颁发的学士学位,以便于受教育者日后继续深造。产业大学的基础,是其与行业共同建立的产学研合作载体,其办学特点是大学教育教学活动与产业技术活动中技术的共享和传播。发达国家的大学与企业联合创办的学院,有时也称为行业学院,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维泰克健康科学技术学院,德雷塞尔大学的勒博商学院等,这些学院实行的是多种培养方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其主要形式。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国内学者也对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进行了研究探讨,他们围绕组织体系、学习资源、支持服务、管理模式等提出了产业学院的建设思路。国内早些时候,大多业内人士也把“产业学院”称为“行业学院”,即依托行业和行业中的龙头企业,通过合作教育方式,深化学校与行业企业融合,促进教育与产业共同发展。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曾在产业学院建设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实践探索,尽管在总体上产业学院建设还存在目标定位单一、组织不够严密、结构功能不强、机制运行不力等现象,对高校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而言贡献也不够大,但随着国家有关产业学院建设政策的落地落实,加之许多高校对产业学院内涵、特征、功能和相关利益关系的重新认识,以及体制机制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产业学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产业学院的功能彰显与时代价值

全国职教大会提出,实现“从学历社会到技能社会的转变”需要数以亿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广泛参与。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数据表明, 高技能、多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这一现象已从过去的东部沿海地区蔓延到了中西部地区,从过去的“季节性”演变成了“经常性”。

从纵向维度看,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联结研发与生产的“中间型”人才,其技术技能的复合性、迁移性、创新性要求更加突出,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创新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服务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当然,高职院校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它们关注专业调整同社会的联系,关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诉求,关注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密切结合。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探索,更进一步地融入了人才培养过程;目标管理、自我培养、非线性管理等人才培养模式层出不穷。更有学者提出“ 以项目为核心”,构建“嵌入式课程和混合式教与学”的“跨界”产业学院,以缓解传统产业学院目标定位单一、结构功能弱化以及组织运行固化的运行保障机制。

从横向维度看,目前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不少都依附于原有二级学院。只有通过深化改革,让产业学院变为实体学院,与原有学院形成竞争态势,并以竞争促进改革、提升质量,才能使产业学院行稳致远。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国家产业学院的成功模式,结合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运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学院新模式。产业学院较专业学院最大的区别在于产教融合的深度不同,表现在产业主体也就是产业人才的需求方—— 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产业园区、具体企业等深入参与了人才培养。在促进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产业学院也不局限于现有科目,在考虑课程衔接性、逻辑性、实践性的基础上,可以按照完整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设置“课程链条”,但并不要求按部就班讲授“课程链条”上的每一门课程,而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点,允许其自学完指定“课程链条”上的前一门课程并通过考核后,便允许其选修后一门课程,从过去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同时,产业学院直接服务地方产业,带着“区域性”色彩的产业学院教师,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产业学院教师既要有胸怀天下、服务国家的情怀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又要更多地为地方产业转型、企业发展着想,为学生成才、学校发展考虑,使产业学院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地方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制定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为探索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实现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企业和机构联合组建而成的以企业和高校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型组织,通过大力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深入挖掘产学研各方优势,探索“四链” 衔接的策略,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重要教育主体作用,建立起上下游产业链、产学研信息、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机制以及产业学院标准、评价、质量检测体系,可为促进产业升级和高技能、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制度保障。2021 年中国校企协同创新大会强调,要探索高校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路径、高校组织模式变革的新路径和人才特色培养的新路径,以产业学院为平台,通过抓专业、抓课程、抓教材、抓技术、抓实践、抓教师、服务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培养,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展新空间、增添新活力、培育新动能,这将使得产业学院的功能与其时代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

二、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质量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

(一)在文脉传承中涵养培育技术大师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 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事实证明,高铁“复兴号”“和谐号”、火箭“长征号”、飞船“神舟号”、深潜“蛟龙号”、卫星“北斗号”、科考“雪龙号”等, 所有这些“ 国之重器”都出自我国技术大师之手。自信,除了来自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以及我国职业院校的实力与特色之外,还来自于职业教育的深层次改革。产业学院就是基于产教融合的机制创新与实践而建立的创新型组织,它有着不同于专业学院、也不同于职教联盟的结构特征、评价体系和质量文化;其组织管理、结构功能、体制机制等与专业学院、职教联盟有很大区别。确切地说, 产业学院是有着共同追求目标的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协同、通力合作的结晶。

与产业联系紧密是产业学院运行机制上的自信。社会企业对技术大师等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更多地表现在头部企业、领军企业, 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急切邀请高校专家介绍产业学院如何运作,企业角色如何“扮演”、作用如何发挥。比如,无锡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核心龙头企业“吉普电子”,以及该领域的骨干企业几年前就曾主动发起动议——迫切需要建设产业学院。2017 年又针对物流产业人才培训讨论过建立产业学院的想法,2021 年终将“想法”变成了“做法”。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无锡科院”)坐落于无锡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这里是新吴行政区所在地,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历经了 20 世纪 80 年代乡镇企业兴起、90 年代外向型经济扩张、新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产业转型升级等三大历史性跨越,产业发展对人才供给提出了新需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003 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便应运而生。18 年来,无锡科院以“立足高新区、融入高新区、服务高新区”为其办学宗旨,传承民族企业家之精神文脉,对地方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情有独钟”。该校新增的两个产业学院—— 星火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奥特维智通制造产业学院,虽“身”处校园,但与产业却是“零距离”,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由高新区创办、又办在高新区的高职院校,无锡科院的地理位置与地域优势,保障了教育与培训的开放性。两个产业学院中,奥特维智通制造产业学院完全由高新区投资,其产品的分装、测试环节在校内,其他环节均在产业园区。在一段时间内,学生“上班就是上学”“上学就是上班”,产业学院有“招生即招工”的定向化培养方案,有政、校、企、行(行业协会)协同育人的政策举措,包括基地建设、共同研发、共育人才、共建资源、共享成果等,体现了高技能、多技能人才培养的全程化,给培育技术大师提供了具有我国江南特色的文化土壤。

由政府主导建设是产业学院组织体制上的自信。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产教融合组织形态,产业学院是有机衔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载体,这一载体的功能是否能够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比如,广东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就与政府部门(人社局工考办)合作成立产业学院,其专业设置已从鞋帽服装设计向生产、营销拓展。办在无锡科院校内的“新吴社区学院”,在新吴区(高新区)72个社区均设有分校,其社区网络优势十分明显, 无锡科院在服务“主业”——“办好科院、育好人才”的同时,面对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在高新区支持下迅速成立星火集成电路产业学院,2021 年招收首届新生。所以,产业学院的第一要素是“政府主导”,因为产业学院的发展要与产业规划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政府“搭台”,让学校和企业来“ 唱戏”。该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学生未来发展期盼,围绕高新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形成适应地方需求、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密切合作,中职高职本科充分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贯通, 人才供给、技术革新、社会服务、文化教育“四轮 联动”的服务工作体系。产教融合之下的各街道与学校、企业负责人共商校地合作路径和合作建设平台,为校地合作创造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二)在文化融合中搭建育人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新路径,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组织模式变革新举措,积极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特色培养新模式,正是高职院校搭建产业学院平台的美好初衷。面对产业学院平台建设,如何建立起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沟通机制,使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并在文化融合基础上形成起产业学院质量文化?产业学院最适宜、最合理、最有成效的运行模式是怎样的?“开放性”的产业学院特征是如何实现开放目标的?产业学院能否为做活一片产业、发展一批企业做出应有贡献?所有这些,都是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1.产业学院的平台责任。产业学院首先应当成为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平台。我们知道,“华为”内部的产业学院就是一个以产业为先导的开放性机构,其技术总监也时常去非核心企业现场指导,以便让非核心企业跟上其前进步伐,从而与核心企业相配合。所谓的 IBM 模式, 就是用头部企业技术服务非头部企业,这显然是公益性的。如果强调校企合作仅以实训为主,或仅仅为了扩散技能积累效应,就难以实现产业学院的应有功能。作为一个以育人为主的平台,有些地方把产业学院做成了“职教集团” 或“职教联盟”。而事实上,产业学院与“职教集团”或“职教联盟”虽有共同之处,但界限也十分明显。所谓共同之处,就是在人才培养上都要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同之处则是产业学院的“实体性”。现代产业学院是“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新型组织,它由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委托高校建设、管理、协调和运行。产业学院担负着凝聚各方优势资源、履行资源协调的重任;各主体自身依然是资源的所有者,只是通过出让资源部分使用权,以获取更大收益。由此可见,产业学院的产权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混合式”关系。这就需要产业学院突破单一学科局限,实现多学科融合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构建与产业相对应的专业集群,并借鉴和采用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与治理方式,来充分表达和实现各参与主体的意愿与利益,如理事会制、代理制和项目制, 等等。

2.产业学院的平台导向。产业学院建设要以问题为导向。要避免可能出现的合作目标不明确、利益兼顾不到位问题,譬如少数学校疏于管理,学生“放羊”现象严重,甚至有些学校截留学生工资报酬,以及实习过程中企业违规收费、违规用人、将学生当成廉价劳力等问题。对此, 可依托产业学院这一平台,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密切合作,通过明确目标、均衡利益,让学生集中在产业园区,便于组织教学和日常管理;让企业有考察和物色优秀学生的权利,以贮备“素质好、留得住、上手快”的人才。通过校企人员互聘互挂和校企人员交流互动,打造平台混合教学团队和企业联合研发团队,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

3.产业学院的平台环境。产业学院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形态、新范式,是政府引导、校企共建的产教融合平台,它是一个发展联合体,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它是传统的校企合作中“ 订单式”培养、“ 一体化”育人的转型升级版。营造产业学院平台环境,首先要聚焦产业学院建设目标、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科学设计和合理安排。在组织体制上,作为独立实体运行是最理想的组织架构,所以,依附二级学院的产业学院,要创造条件尽可能与“母体”剥离;在运行机制上,要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四链”对接。譬如,无锡科院产业学院虽办在校内,但无锡科院却办在无锡国家高新区,办在产业前沿、办在产业园区,这种空间上的谋划十分重要,避免了将产业学院办成“业余学院”,以致空有人才培养的形式而无人才培养的实质。当然,也有产业学院办在了街道,它在空间上的布置往往是将某个专业学院迁到了校外。所以,我们说专业是“主线”,产业是“主战场”,学校存在的意义是立德树人。产业学院的示范性,在于让学生在产业一线锻炼能力;产业学院的特色化,在于让学生接触新技术前沿。

(三)在文化浸润中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产教融合,本是产业学院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路径,不知何时产教融合却从手段变成了目标。为什么要产教融合?那是因为产业学院就应当为产业的发展进步服务,脱离了产业发展进步的目标,产教融合也就失去了意义。只有起点清晰、目标明确,产业学院才能“地久天长”。这就要求,产业学院的师资队伍要是一支具有研究潜质、勇于探索、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队伍,是在质量文化的浸润中锻炼成为适应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具有培养技术大师和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师资团队。

1.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开放型的师资队伍。产业学院与专业学院的区别、产业学院与园区产业的区别,突出体现在师资层面。而建设开放型的产业学院师资队伍,首先要明确产业学院及其师资队伍建设的开放性特征:一是师资队伍的育人特征,产业学院的首要任务是育人;二是师资队伍的产业性特征,产业学院有为某一特定产业服务的责任,即只有服务特定产业领域而形成的产业学院才有意义,所以产业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应体现服务产业的特征形态;三是师资队伍的多元主体,产业学院与普通专业学院的一元主体不同,与校企合作双元主体也不同,产业学院是政、校、企、行多元主体, 所以其师资队伍建设的主体也应当是多元的;四是产业学院的多维功能,即产业学院的教育性功能、生产性功能,教育与产业各取所需。如果产业学院仅仅服务于一维主体,那是成不了产业学院的,多维功能的发挥是产业学院的“生存之道”,也是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内核。建设开放型的师资队伍,还要推行师资队伍体制改革,拓展产业学院师资队伍范围,大力推进“ 科技副总”“ 产业教授”的体制化等。同时,产业学院的师资队伍应当由校企协同建设, 而在投入机制上则可实行AA 制。

2.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协同型的师资队伍。产业学院的人才协同培养,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面对人才供需失衡和人才培养与产业需要脱节,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迫切,这就需要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高职院校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适应性,注重社会组织参与人才培养。产业学院的人才协同培养彰显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刻内涵,即通过人才协同培养,转变过去学校孤立培养的困境,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提升与地方经济的结合度,扩大人才协同培养的参与主体,转变人才培养的传统方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通过校企共同努力,让学生在真切的实践场景中学习,亲身体验操作流程,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职业岗位。所以,建设一支乐于协同、善于协同、精于协同的师资队伍尤其重要。诚然,建设协同型的师资队伍,除了队伍自觉外,有效的考核机制也不可或缺。德鲁克创造性地提出的目标管理,再结合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估,是许多组织发展的法宝。德鲁克产业学院不仅能直接为参与者提供科技、人才、管理等先进生产力要素,它还是先进生产力要素创新的引领者,更是实现当下目标与未来目标的有机结合体。所以,建设一支协同型的能够满足和实现多主体需求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各参与主体和教师个人的发展,有利于产业学院自身的发展。

3.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研究型的师资队伍。德国的职教研究主要有两支队伍,一支是各大学的“职业教育学”研究队伍,重点研究“职业科学”方面的理论和具体的“专业教学法”;另一支队伍主要研究大政方针,比较典型的有联邦职教研究所,他们是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的主要力量,分工各有不同。我国的职教研究虽然没有这么明确具体的分工,但同样是问题导向,结合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或实践探索。特别是随着我国产业技术的迭代升级,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前进步伐的加快,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以胜任产业一线高技能岗位工作的要求。我们知道,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职业中等教育重在培养基础性技术技能人才,定位于发挥技术技能人才在就业和升学两个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职业专科教育聚焦职业岗位的实用性技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的专门化技术技能人才。那么如何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流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 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工作场景和劳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赢得未来,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培养“素质高、技术精、技能强、上手快、后劲足”、有潜力成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卓越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设一支站得高、看得远的教学研究型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应具有核心专业知识纵向的深度和相关专业知识横向上的广度,成为学生眼中谙熟理论、涉猎广泛的研究者”。

(四)在文化建设中营造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氛围

一所学校的文化,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校园风貌。反映在师生个体身上,则是全校师生从思想到行为由内向外的自觉。反过来,这种文化又会感染后来的师生,对他们来说就成了一种朴实、无声的教育,它虽默默无语却时刻在循循善诱,虽平淡无奇却时刻影响着学生成长。产业学院的文化建设同样如此。

1.致力于营造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氛围。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化”。一是“高素质”,就是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的精神,充分体现德育为先的原则,坚持立德树人;二是“技能型”,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初衷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技能型”范围可以更宽,包括我们常说的“技术型”在内;三是“专门化”,正如我国《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那样,高等教育的功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就是“专门化”的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定位切合国际上占据主流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理念,即向上延伸到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研究生教育,向下延伸到非学历培训。从国际比较角度看,这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理念接轨。从我国历史文化传承看,也正体现了黄炎培先生的“大职业教育”思想。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大职业教育,朴素直白、通俗易懂,即职业教育只靠学校不行,职业教育只靠教育界不行,职业教育只靠农工商职业界也不行。重视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依然离不开黄炎培先生的宝贵思想。

2.致力于营造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氛围。一是构建科学的治理体系与运行机制。要在高职院校传统组织管理的基础上,构建起职能明确、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产业学院机构职能体系。由多主体代表共同组建理事会,规划与指导产业学院工作,并以代理方式委托高职院校专业人员负责具体实施;以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为核心,分设两个专职机构体系,确立机构职能,加强机构联动,协同推进产业学院工作;制度力、执行力“双力作用”,形成依法治理、依法行事的“规矩意识”,使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广泛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推进治理的信息化水准,扩大产业学院影响力,提升高职院校美誉度。二是强化高职院校的主体责任。产业学院虽是多主体共建共治的组织形态,但要突出高职院校自身的主体地位。因为高职院校不仅是参与主体之间的纽带,还是高质量内涵建设与产业学院建设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何联结校内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和校外科技公司的创业活动,产业学院是最合适的“ 桥梁”。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化、综合型、创新型人才支撑, 全面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及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都需要以现代化治理结构建设为保障。

3.致力于营造热衷职业教育研究的氛围。一是推进产业学院的知识应用性研究氛围,加快应用性知识创新生产,以知识创新推动人才培养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深化“三教”改革,鼓励将应用性知识和技术技能教材化、教学化,综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和能力训练,扩大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效应;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产业学院实践样本的作用, 积极吸收和利用校外主体的资源,协同创新,扩大教育科研的空间,强化实效。二是研究构建产业学院群,形成高职院校的“ 核动力航母”。产业学院是与外部需求紧密结合的生态组织机构,具有时代性内涵的组织机构设置,是高职院校服务产业的集大成者,作为高职院校的特色彰显,产业学院可直接带动和推进高职院校建设。但独木不成林,单一的产业学院只是高职院校的特殊标识,只有把产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的基本教育机构,以产业学院群为基础形成职业教育类型化态势,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诚然,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在服务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兼顾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使研究开发具有前瞻性,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上,要让研究开发的技术能够真正应用于生产实践,解决产业发展中瓶颈问题和技术难题。只有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才能使研究更具适应性,也才能使产业学院更有“ 模样”、更有前途。

三、努力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产业学院质量文化

无论是在文脉传承中涵养培育技术大师的自信,还是在文化融合中搭建育人的平台;也无论是在文化浸润中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还是在文化建设中营造育人的氛围,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建设高职院校的质量文化。高质量发展是高职院校更好对接产业、服务社会的迫切需要, 也是职业教育巩固“类型”定位、扩大“类型”影响的必然要求。以产教融合搭建育人平台建设产业学院质量文化,以制度创新保障治理成效发展产业学院质量文化,继而形成具有高职院校校本特色的产业学院质量文化,正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学院自立于“职教之林” 的重要保证。

(一)要努力彰显时代特色

彰显产业学院时代特色,首先要紧跟产业发展需要。要围绕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等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形成教育与产业在合作育人中的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和相互适配机制,破除校企“一头冷、一头热”现象, 打造新时代校企命运共同体。作为高新区办学、又办在高新区的无锡科院,多年来一直牢记国家赋予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历史使命,以构筑技术技能积累高地、助推区域科技进步为己任,以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引领,精准对接高新区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建立与高新区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对高新区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供给,坚定不移地走“区校一体、产教融合”发展道路。该校产业学院的多元主体之间,通过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在专业课程规划与设计、学习教材开发、实习实训等方面加强合作,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才发展需要的共同培养机制,促进了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紧密结合。

彰显产业学院时代特色,还要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改变过去那种面向产业点培养人才的倾向,立体化的产业人才需求,需要职业院校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而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实行多元办学是关键。只有当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才能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要破除过去那种“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割裂的倾向,实现生产现场教学化,实训现场生产化,避免育人与用人之间的错位。新时代的产教融合要具有新的内涵,产业学院正是实践这一新内涵的有效模式。

(二)要努力突出发展质量

突出产业学院“ 发展质量”,首先要看产业学院的运行质量。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 2021 4 月在安徽调研时指出,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把握教育质量生命线,强调质量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办学质量不仅是职业院校自身的事情,还影响着社会怎样看待职业教育,要加大职业教育质量统筹监管力度,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学校自治、社会监督的质量保障机制。毫无疑问,产业学院的人才协同培养已为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因为产业学院的人才协同培养,是基于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同频共振”,它充分发挥了市场对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使得需求与供给在校企之间精准适配,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岗位精准适配。而产业学院普遍倡导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其核心正是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并实现持续改进。这一理念与产教融合下的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根本宗旨完全一致。

突出产业学院“发展质量”,还要看“产出”、看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看产业学院毕业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即不仅“好就业”,还要能够“就好业”。事实上,“好就业”在高职院校毕业生身上已得到体现。但随着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提速,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岗位发展中逐渐呈现出横向迁移能力不足、纵向提升潜力不够等问题, 高职院校毕业生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因此, 产业学院培养人才,一定要在其岗位适应性上下真功夫,在学生可迁移能力的培养上下真功夫。重基础理论、重创新精神、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两重两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订单培养”“岗课对接”“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预就业实习”等具体措施,使学生的技术理论知识更扎实,综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技术转化与创新的能力更突出。

(三)要努力培育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是在质量管理机制、质量管理工具与手段等有形的东西与质量承诺、价值观等无形的东西共同作用下向前推进与发展的。只有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并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为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协同、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战略举措,才能迎来职业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培育产业学院质量文化,离不开学校的办学理念,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因为师生是产业学院质量文化的主体,质量文化总是在师生的内心扎根,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呈现,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服务的水平。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一种育人组织形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产业学院的初心,以科研和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是产业学院的本分,实现人才协同培养、实施技术协同攻关是产业学院的运行核心。守初心,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担本分,为产业报国贡献力量。不忘初心本分,努力培养时代新人,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应有的“模样”,也是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卓泽林.大学知识生产范式的转向[J].教育学报,2016,12(2):9-17.

[2] 杨彦春,樊开英.开放大学行业学院的功能定位与建设思路[J].邮政研究,2014,30(3):32-33.

[3] 朱林生,孙金娟.行业学院模式: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探索[J].大学(学术版),2012(12):18-23+10.

[4] 张景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化诉求—— 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再审视[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76-78.

[5] 刘叶,邹晓东.我国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代转向与重构——非线性思维培养模式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32-137.

[6] 刘国买,何谐,李宁,.基于“三元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新型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62-66+98.

[7] 金炜.新时代高职产业学院的建设逻辑、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 教育与职业,2020(15):28-34.

[8] 殷勤,肖伟平.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22):40-45.

[9] 朱艳峰,贺佐成,叶雯,.基于产业学院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0):58-63.

[10] 沈希.以现代产业学院助推新时期产教融合[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5):3.

[11] 聂劲松,胡筠,万伟平.多元化与集成化:产教融合组织形态的实践演进[J]. 职教论坛,2021,37(2):33-39.

[12] 连春光.产教融合背景下行业学院应用型课程建设[J].职教发展研究,2020(3):63-68.

[13] 洪林,汪福俊.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特征与研究展望[J].现代教育管理,2021(7):26-31.

[14] 洪林,周亚军.地方高校教学质量文化的一般特征与建设路径—— 基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J].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1,6(2):1-7+54.

[15] BERRY G.Leadershi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ulture in schoo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1997,11(2):54.

[16] 卢卓.国内产教融合研究的特征与趋势探究——基于 CNKI 文献知识图谱量化分析[J].职业技术,2021,20(2):22-2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