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部)、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推进优质教材建设,助力我校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建设,今年将继续开展“金教材”立项建设工作。现将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和条件
1.本次申报主要面向专业群平台课程和专业课程。
2.申报分修订教材和新编教材两类,条件为:
修订教材:出版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之间(由出版社正式出版,以版权页的出版日期为准),经过教学实践检验,使用效果好的各种形式教材。教材有修订计划,能在立项发文公布后2年内实现再版。
新编教材:反映学科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内容创新、富有特色;教学急需、填补学科专业空白的教材;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教材;体现改革创新的实验教学教材和实习实训类教材;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材,开展双语教学的教材。具有良好的基础,能在立项发文公布后2年内实现正式出版发行。
3.鼓励开展新形态教材(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和数字教材的建设。
4.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建设,促进省级、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立项、出版,现制定如下教材出版鼓励政策:
(1)被评定为校级“金教材”的,根据出版社资质和教材质量,凭出版社协议条款立项,给予出版建设经费20000—50000元支持,重点支持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清华、北大等八大社教材出版。
(2)发行量较大,一学年本校用量超过1000本以上的公共类课程,不再给予出版支持。
(3)根据学校划拨的经费, 对2024年度校级“金教材”立项建设给予支持出版。
(4)教材出版配套经费及支持数量最终解释权归教务处。
5.校本教材申报条件:未出版或者没有出版协议,正在学校使用的自编教材,名额不限。
二、申报要求
1.教材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服务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群)能力要求,须按工作岗位标准和流程等编制各项目或模块,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教材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反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将知识、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
2.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须与无锡高新区骨干企业合作开发教材,紧扣无锡高新区重点发展产业领域,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彰显“区校一体,产教融合”办学特色。教材采用双主编制,校内、企业主编各1名,统筹从规划、编写等环节全流程,深化产教融合,实现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标准、技能要求的高度融合。
3.鼓励开展“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建设,须结合订单培养、学徒制、1+X证书制度等,将岗位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关内容有机融入教材。鼓励中高职衔接教材、高职本科衔接教材建设。教材编写主要成员(排名前3)在省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或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或具有博士学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4.重视教材配套资源和数字教材建设,能将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结合,形成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的数字化教材,形成编排方式科学、配套资源丰富、呈现形式灵活、信息技术应用适当的融媒体教材。教材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无版权、肖像权争议。建有与教材匹配的优质在线精品课程,并得到广泛使用的教材,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5.校本教材建设申报标准:
内容选择:校本教材的内容应该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标准,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内容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能够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编排结构:校本教材的编排结构应该清晰明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在安排章节、段落、例题等内容时,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得学生能够容易理解和掌握。
图文并茂:校本教材应该注重图文并茂,通过图片、表格等形式来呈现内容,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同时,插图也应该具有美观性和艺术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语言表述:校本教材的语言表述应该准确、简明、易懂,符合学生的语言习惯和阅读水平。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者复杂的词汇,同时也要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等问题。
审核与评估:校本教材应该经过学校内部的审核和评估,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应该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评审和指导,以提高校本教材的质量和水平。
修订与更新:校本教材应该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在修订和更新过程中,应该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同时也应该注意与学科最新动态的同步性和协调性。
尊重知识产权:校本教材的编写应该尊重知识产权,避免抄袭、盗版等行为。在使用其他文献资料时,应该注明出处,同时也要遵守相关的版权法律法规。
总之,校本教材的标准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同时也应该注意编排结构、图文并茂、语言表述等方面的问题。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校本教材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申报数量
每学院可申报不超过3部金教材(有省高水平专业群的可报4部),基础部可申报1部,其它部门可申报1部。
校本教材建设申报名额不限。
四、申报及推荐程序
1.个人申报
申报人下载《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金教材”申报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校本教材建设申报表》填报,已经立项的“金教材”或者重点教材不得再次申报。
2.部门初审
申报人所在部门初审后,填报教材申报汇总表,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并提交教务处。
3.学校评审及推荐
教务处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同等条件下省高水平专业群编写的新形态教材优先,省级教材申报项目从中择优推荐。
五、申报时间及材料要求
1.《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校“金教材”申报汇总表》(1式1份)
2.《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校校本教材申报汇总表》(1式1份)
3.《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校“金教材”申报表》(1式2份)
4.《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校本教材申报表》(1式2份)
5.教材使用情况证明、论证报告(由出版单位出具)(附申报表后)
6.教材样书(样稿)(2套)
请各申报单位于2024年5月12日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稿报送至教务处,同步发送电子稿,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魏甜甜,邮箱:39398074@qq.com。
教务处
2024年4月3日